大数据时代的社会变革与档案职业发展探析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我国档案职业经历了漫长历史发展时期,从档案管理活动产生到纸质社会传统档案职业模式的建立,再到现代信息社会数字档案管理实践的发展,每一次的社会变革都给档案职业的生存
我国档案职业经历了漫长历史发展时期,从档案管理活动产生到纸质社会传统档案职业模式的建立,再到现代信息社会数字档案管理实践的发展,每一次的社会变革都给档案职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然而,当档案界在积极探索如何使档案职业突破发展瓶颈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多样化需求时,信息技术的深化和快速发展已经将我们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大数据时代,档案职业的生存和发展迎来了更大的挑战。 一、大数据时代的社会变革 (一)技术变革。技术变革是大数据时代社会变革的核心推动力。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导致了数据规模的空前扩张,数据量远远超过了现有管理架构和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数据处理和应用的实时性也对现有计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思维变革。大数据时代正在重塑人们认识世界、理解问题和作出决策的基本方式。数据获取和存储的便利性以及数据价值的潜在性使越来越多的数据被保存,记忆将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分析全体数据、接受数据混杂性和关注相关数据成为大数据时代人类探索世界的重要方式。 (三)管理变革。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给公民隐私管理带来了极大挑战,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的无孔不入使众多传统隐私保护策略纷纷失效,个人隐私变得无处遁形。数据开放和隐私保护成为大数据管理面临的两大难题,寻求两者间的合理平衡将给社会各领域带来一场管理规范上的巨大变革。 二、大数据时代档案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职业发展环境复杂。信息网络环境中电子文件原始性和完整性的鉴别、公共档案信息资源的开放、分散性档案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利用、档案管理政策法规的适用性改革等要求对于现有的档案职业模式和档案管理体制都是一种挑战。 (二)职业功能亟须拓展。在大数据时代,档案职业主动构建社会记忆功能的实现却面临着种种困境。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来自微博、微信、网络社区等多样化社交媒体的信息成为大数据时代社会记忆信息资源的主体,但数字记忆的长期保存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 (三)职业构成要素相对弱势。从整体上讲,我国档案职业在社会职业体系中属于相对“弱势”的群体,这主要由档案职业各构成要素的弱势地位所造成。档案信息资源的结构和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大数据时代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就目前各级各类档案馆馆藏资源结构来看,纸质档案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文档、表格、网页、照片和影像等非结构化数据资源所占比重较小。而且,具有漫长封闭期的档案信息因时效性较弱而不能成为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信息资源。档案职业人员作为开展职业活动的主体,存在学历层次多样和人才素质不高的问题。从历年全国档案事业统计年报来看,档案职业者的文化程度和档案专业程度,从初中及以下到博士都有相当数量的人员分布,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较少,人员综合素质与大数据时代的人才素质要求相差较远。此外,传统档案职业技能在大数据时代更加弱化。一般来说,档案职业技能主要体现在档案管理的程序或方法上,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的档案信息管理链条发生改变,能够适应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要求的职业技能非常欠缺,传统档案职业技能亟须突破和创新。 三、大数据时代档案职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以“大档案”理念指导档案资源建设。“大档案”指将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全部有价值的档案进行集中保管和有效整合,旨在通过改善档案资源结构,增强档案职业服务功能,提高档案部门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声望。“大档案”理念极大地突破了传统档案资源所划定的范畴,体现了社会档案资源收集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大数据时代的档案信息不再匮乏,而是泛滥,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每天都在产生大量反映社会方方面面的具有重要保存价值的档案信息,形成了众多分散性的数据档案中心。大数据的应用价值必须以规模性数据资源作为基础,因此,通过云存储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数量庞大、纷繁复杂的数据资源的集中保管和全面整合,并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向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是大数据时代档案职业以及其他信息管理行业的重要使命。与此同时,也应该理性地看待大数据资源,“大档案观”区别于“泛档案化”,在档案资源建设过程中要通过科学的方式鉴别出那些具有保存价值的数据资源,确保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打造专业化人力资源队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社会公众在档案信息和档案服务方面的多样化需求对档案职业的开放性、服务性、高效性以及档案职业人员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教育和培训培养一支专业化程度高和综合素质能力强的档案人才队伍是推动档案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大数据时代的档案职业人员不仅要掌握传统的档案管理理论和实践方法,更要充分了解大数据时代的发展特点和大数据应用理念,培养大数据战略思维,提高自身对数据信息的敏感性。在专业化人力资源建设过程中,既要引入掌握数据库存储、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技术的高端技术人才,又要注重加强对已有档案职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增强其对档案及相关信息科学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学习和应用能力。并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帮助档案人员建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及对社会变革的适应能力。 (三)跨越界限,寻求多领域合作。大数据时代是一个开放、自由、多元化的时代,档案职业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应该以开放的姿态主动跨越专业或地域的界限,寻求多领域的合作,推动档案职业的可持续发展。2012年美国档案工作者年会即以“超越界限”为主题,鼓励档案领域的学者、研究者和工作人员开阔眼界,突破档案领域的局限,更多地与其他领域合作与交流,从而将新的技术与方法运用到档案管理中,推动档案事业的发展。档案职业的跨领域合作一方面体现在借鉴图书、情报等其他信息学科的前沿理论和方法,将其融入档案学研究范式,实现档案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另一方面体现在引入大数据方面的专业人才和相关技术,寻求与专门提供大数据解决方案的组织合作,在数据专家的指导下开展数据档案收集、管理和开发工作,利用数据公司提供的数据管理平台和技术框架进行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优质和高效的服务。 (四)以人为本,保障公民数据权。大数据时代既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又是一个民主的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数据公开和信息双向交流更加普及。2010年5月,英国首相卡梅伦提出了“数据权”的概念,认为“数据权是信息时代每一个公民都拥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并承诺要在全社会普及数据权。“数据权”的提出,意味着数据开放成为大数据时代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体现着政府“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另一方面,随着数据开放程度的增加,公民数据隐私保护也成为信息管理行业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档案职业的核心使命在于为社会提供服务,面对大数据时代数据开放和公民隐私保护的双重挑战,档案职业人员必须充分尊重公民数据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公共档案信息的数据开放和社会共享的同时,探索新时期公民数据隐私保护的新路径,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保障公民个人信息不受侵害。 【参考文献】 [1]姜之茂,马素萍.为了21世纪的社会记忆——中国首届档案学博士论坛学术观点述要. [2]戴冰.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人类正从IT时代走向DT时代[N].北京日报.
文章来源:《时代农机》 网址: http://www.sdnjbjb.cn/qikandaodu/2021/0207/587.html
上一篇:聚焦“人才争夺战”
下一篇:泡沫时代下的破碎梦想 ——从戏剧情境看《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