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近万名留学生\"滞留\" 后疫情时代何去何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拿到录取通知书快一年了,终于可以去学校上课了!”经历了近一年昼夜颠倒、焦灼不安的“线上”学习后,终于等到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开放校园的通知,南京姑娘程缘心里的“靴子
“拿到录取通知书快一年了,终于可以去学校上课了!”经历了近一年昼夜颠倒、焦灼不安的“线上”学习后,终于等到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开放校园的通知,南京姑娘程缘心里的“靴子”终于落了下来。
根据省教育厅调查统计,去年,全省约有1.5万人获得国外学校录取、计划出国学习,其中计划赴国外大学留学本科的约1万人。受疫情影响,当年实际出国学习的约5400人,其中赴国外大学留学本科的约3900人,较上一年度下降70%左右。很多留学生以及留学“预备队”在慌忙中调整“航向”——回国“留学”、“就近、就地留学”成为普遍现象。
当下,随着全球疫苗接种率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和程缘一样,陆续收到了国外高校即将恢复开学的消息。但关于留学的话题远未结束,问题也依然存在——留学之路还将面临哪些“梗阻”?未来海外留学趋势如何?……这些问号,还将持久地牵动着相关各方的目光。
告别屏幕,他们踏上不同求学路
4月的伦敦,阳光穿过浓雾,公园里的鲜花次第开放……研究生一年级程缘的“日常”,应该是就着一杯下午茶和同学们讨论课业,或是外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顺便体验这座城市的风土人情。
然而,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在拿到录取通知书近一年后,程缘依旧坐在南京家中的书房里,每天顶着8小时的时差,在电脑屏幕前苦修学分。
“网络延时卡顿、老师语速稍快,作业来不及做……但凡有一点不如意,都会放大焦虑感,纠结、慌张,还要硬着头皮上网课。”程缘回忆说,最让人抓狂的不仅是眼前的困难,还有对未来的未知和迷茫,不知何时开学,不知能不能毕业……直到最近,英国政府宣布,5月17日起,英国所有的大学生均可返回校园参加面授课,即英国大学恢复线下授课。
很多人和程缘一样,捱过艰难而又漫长的网课,即将迎来国外高校的秋季开学。这些天,他们正忙着接种疫苗、准备行李,调适状态,迎接留学生活。
“网课再这样上下去,我宁愿放弃国外学籍。”江阴的留学生石子怡代表着另一种选择——不再等了,转向国内高校。去年3月15日,刚到新南威尔士大学就读的她,赶在澳大利亚“封国”前,辗转踏上回国的最后一趟航班。当时想着暂时回国,待澳洲疫情平稳后再去念书。走得匆忙,连行李都没拿,没承想这一飞竟彻底改变了“求学航向”。
“去年2月入学、3月离校,短短一个月的留学生活对我来说,像坐了一趟过山车,体验到的只有惊险和慌乱。”石子怡说,澳洲的疫情形势让她充满不安,回国后的心态也很焦灼,一边日夜颠倒上网课,一边每天密切关注国外疫情动态。眼看着海外疫情迟迟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又考虑到签证政策的变化,她做出放弃学籍的决定。
“求学航向”调转向国内并不容易。很多人跟石子怡一样,高中三年在国际学校就读,就是为了给出国留学做准备。国际高中的教材、学习模式和普通高中都不一样,如果重新参加高考,简直“难如登天”。
放弃学籍后,石子怡每天狂刷国内各个高校网站,直到去年9月,看到西交利物浦大学自主招生的简章,她就像突然抓住了一根上岸“稻草”——“学校考察了我的英语语言成绩、原录取大学的世界排名情况,然后,我被西交利物浦顺利‘接收'了!”石子怡欣喜地说。
进退两难,终于盼来“阳光雨露”
实际上,西交利物浦大学并不是唯一选项。在江苏,已有不少中外合作大学发布了增额录取招生简章,积极接收进退维谷的优秀留学生,为他们提供更多就学选择。
省教育厅对外合作与交流处负责人介绍,去年9月,江苏启动部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临时扩招。对因疫情影响未能出国留学的应届毕业生,可凭国外大学录取通知、成绩单等材料申请国内就读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扩招录取的学生,完成学业后达到毕业要求的,可获得外方合作大学学位证书,并可获教育部海外学位认证。
用国外大学的offer作为“敲门砖”,申请中外合作大学,成为不少“准名校生”的求学新路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雷丁学院副院长郭栋介绍,学院协调校内办学资源,与英方合作高校沟通,面向遇阻的原计划出国读书的中国学生制定招生章程。先后收到入学申请142份,经过审核择优录取,最终报到43人,生源中持有US News、QS等体系世界前100强高校录取通知书的学生有9人,占报到人数的21%。被录取并入学的学生需放弃原留学资格,从大一年级读起,经雷丁大学审核通过,获得雷丁大学学籍。在达到雷丁大学相关学业要求后,可以获得雷丁大学相关专业的学位。
文章来源:《时代农机》 网址: http://www.sdnjbjb.cn/zonghexinwen/2021/0428/1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