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记载, 舜帝时期和夏朝时期都有人养过龙, 这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关于上古人养龙的事,记载在《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原文是这样的:“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
关于上古人养龙的事,记载在《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原文是这样的:“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及有夏孔甲,扰于有帝,帝赐之乘龙,河、汉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 就是说舜帝的时期,有个叫董父的人,喜欢龙并养龙,给龙饮食,后来还让龙“服事”舜帝。后来夏朝的时候,有个叫孔甲的人,天帝赐给他一雄一雌两条龙,可是他不能养。最后雌龙死了,他还割龙肉来吃。
那么,上古时期,真的有人养过龙吗?
我首先旗帜鲜明地表示,“养龙”这件事,是很不靠谱的,而且,龙这种动物,在上古时期是不可能存在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很简单,因为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生物史上完全不可能出现龙这种动物。上古时期,也不可能出现这种动物。
历朝历代的典籍中,有不少关于龙的描写。比如《说文解字》上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在生物史上,能细能巨的动物可能有,但哪种动物“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的呢?是两栖动物吗?不是的。
再比如《本草纲目》上记载:“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这简直是完全打破了生物进化的规律,从脊椎动物中最低等的鱼类到最高等的哺乳类,龙身上都有,这可能吗?
此外,从上古时期到现在,也就几千年的历史。这几千年的历史,在生物进化史上,是极为短暂的。也就是说,夏朝时期的动物,和我们现在的动物,应该是差不多的。我们现在没有龙这样的动物,那么上古也肯定没有龙这么动物。
那么,为什么《左传》要煞有介事地写养龙这件事呢?
其实,《左传》写养龙,却不是真的在说养龙,而是借养龙这件事,说明一个道理。
这篇文章的内容很长。是先从鲁昭公写起来的。因为鲁国的卿大夫们“三桓”做大了(当然也是鲁昭公自己行为不检点),结果鲁昭公被赶出鲁国,四处逃亡,最后逃到晋国。晋国当时也已经出现了鲁国的情况,晋国国君也式微了,国家朝政由“六卿”轮流掌控。当时掌控晋国朝政的是魏献子。这段话,就是魏献子和作为史官的蔡墨交流的时候说的。
因为当时听人说有龙掉到地上被捉住了,魏献子就问蔡墨,不是说龙很聪明吗?怎么会被捉住呢?蔡墨说,不是龙聪明。是人聪明。魏献子又问,古代是不是有人养过龙?蔡墨说,是有人养过。然后就讲了上面咱们说过的豢龙氏和孔甲的故事。
不只是《左传》,其实历史上的很多史料,关于龙的记载,都有其象征意义,而且更多是“国家”的象征。比如《后汉书》记载:“灵帝光和元年六月丁丑,有黑气堕北宫温明殿东庭中,黑如车盖,起奋迅,身五色,有头,体长十余丈,形貌似龙。”这里说龙从天上掉下来了,意思也就是说,由于灵帝乱政,汉王朝要灭亡了。
(参考资料:《左传》《后汉书》)
文章来源:《时代农机》 网址: http://www.sdnjbjb.cn/zonghexinwen/2021/0622/1541.html